西藏的由来
西藏的名称来源于其历史沿革和地理位置。以下是西藏名称的由来概述:
公元7世纪,吐蕃王朝在松赞干布的领导下统一了青藏高原,建立了“吐蕃王朝”,定都逻些(今拉萨),并与唐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。
2. 唐宋时期 :
唐朝称吐蕃王朝所占地区为“吐蕃”,吐蕃王朝统一后的地区也被称为“吐蕃”。
3. 元明时期 :
元朝时期,吐蕃地区被纳入中央政权的直接管辖,称为“乌斯藏”。
明朝继续沿用“乌斯藏”这一称呼。
4. 清朝时期 :
清朝初期,西藏被称为“卫藏”,其中“卫”代表前藏,“藏”代表后藏。
康熙年间,正式使用“西藏”这个名称,因为“卫藏”在满文中被翻译为“Wargi Dzang”,即“西边的藏”,再翻译成汉文就是“西藏”。
5. 民国时期 :
西藏地方政权继续存在,名称未发生改变。
6.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:
1965年9月9日,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,简称“西藏”。
综上所述,西藏的名称“西藏”是由其历史沿革中的不同称呼演变而来,其中“西”字来源于满文对西藏地理位置的描述,而“藏”字则与吐蕃王朝及其统治地区有关。这一名称在清朝正式确立,并沿用至今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是谁?
吐蕃王朝与唐朝的关系如何?
元朝时期吐蕃地区的地位如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