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旅行技巧 > “胸中丝补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胸中丝补衮”的出处是哪里

哎,这“胸中丝补衮”怎么就这么火了呢?乍一听,这成语好像是在夸人有才,但仔细想想,不就是夸人会“缝缝补补”吗?古人真是幽默,能把个补衣服的动作升华成一种才华的象征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不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“缝缝补补”精神吗?比如,你有没有在工作中遇到过需要“补锅”的情况?项目出错了,方案有问题,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能“妙手回春”,这就是“丝补衮”的精髓啊!

那怎么才能培养这种“胸中丝补衮”的能力呢?其实很简单,就是多观察、多思考、多积累。遇到问题,不要慌,冷静下来,想想办法。就像缝衣服一样,针线功夫到家,才能把破绽补得天衣无缝。

不过,这里有个问题,万一补得太用力,反而显得矫揉造作怎么办?这就需要掌握一个“度”,该补的地方补,不该补的地方别瞎掺和。这也是一种智慧,对吧?

“胸中丝补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胸中丝补衮”出自宋代刘克庄的《和赵吉州三首》。

“胸中丝补衮”全诗

《和赵吉州三首》

宋代 刘克庄

今代庐陵牧,苍生属意深。

胸中丝补衮,肘后药成金。

仆自操齐瑟,公宜和舜琴。

篝灯精舍里,何日共论心。

作者简介(刘克庄)

刘克庄(1187~1269) 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字潜夫,号后村。福建莆田人。宋末文坛领袖,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,词风豪迈慷慨。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,官位最高,成就也最大。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,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。